近期,受天气、疫情等因素影响,献血人数骤降,采供血工作面临严峻考验,如何保卫这个“生命的加油站”,这是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。面对血液的紧缺,他们没有任何犹豫,扮演着城市“活血库”的角色。1月6日,机采室的刘桂玲刚刚“阳康”回到工作岗位上,在给献血者做完献血初筛后,便坐上了采血椅,捐献了2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。刘桂玲说,最近O型血小板空缺较大,但很多献血者都感染了新冠病毒,暂时不符合献血条件,躺在病床上的病患却不能等待,“我觉得既然我符合条件可以捐献,那么责无旁贷。”无偿献血有淡季,而疾病却没有假期。血液是人体生命之河,一刻也不能停止流动。泉州每天约需200人捐献血液才能满足临床用血需求,然而现在多重因素影响下,我市整体血液库存偏低,10日,站长林毅胜、副站长杨建新、血液检测科主任王文杰等人“组队”献血,“我们都还是阴性,自然得先献血,希望可以带动更多人,消除疑虑,献血不会影响健康,也不会增加感染风险。”特殊时期,许多血站人都感染了新冠病毒,献血服务科李志刚作为始终未感染的一线采血人员,面对科室同事的大面积减员的情况,他连续多日坚守在下乡采血路上,每天清晨迎着寒风出发,只为了能多采一袋血。除了连日作战的未感染人员,还有更多人“轻伤不下火线”,轻症仍旧可以坚守,阳了暂时修养,只为更快接棒。为保障采供血工作有序开展,血站人坚守在血液招募、采集、检测、制备、发放、运输、质量监控以及后勤保障等各个岗位。疫情的反复冲击,让我们懂得生命的可贵,更让我们看到血站人恪尽职守众志成城的力量,也许有人会说,血站没有冲在临床第一线,也没有医院生死时速的惊心动魄,但在这里,每一天都会发生感动你我的故事,血站人同样肩负了艰巨而重要的使命,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道路上披荆斩棘,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编辑:阿吟吟审核:馨宁